法理重构:探寻执行从 “量降” 迈向 “质升” 的底层逻辑
执行从 “量降” 迈向 “质升” 的变革
在执行工作领域,过往以 “量降” 为导向的模式存在诸多弊端。在这种模式下,执行人员为快速结案,部分案件处理过于注重流程形式。例如在财产查封环节,仅按常规流程查封被执行人财产,却不深入评估财产对案件执行的实际价值。这给律师为当事人争取权益带来极大困难,律师往往需花费额外精力重新梳理、挖掘财产线索,大幅增加了时间成本与工作复杂性。
从法理角度看,律师的职责是依据法律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。但传统执行 “量降” 模式的局限性,阻碍了律师充分履行这一职责。法律的公平正义需通过有效执行来实现,若执行只追求案件数量减少而忽略质量,律师推动当事人权益实现就会困难重重,法律的权威性与公正性在当事人眼中大打折扣,进而影响律师的专业声誉与业务拓展。
与之相对的是执行 “质升” 模式。在这一模式中,律师能发挥重要价值。其一,律师可进行深度财产调查助力债权实现。律师凭借专业法律知识与丰富实践经验,能从更广泛角度排查被执行人财产。除常规的银行存款、房产等,还可利用专业渠道,对被执行人的股权结构、知识产权收益、潜在到期债权等全面梳理。比如在涉及企业被执行人的案件中,通过深入分析其股权关系,可能发现隐藏在关联企业中的可执行财产,为当事人实现债权提供更多可能。其二,律师能优化执行策略提升执行效果。针对不同案件特点与被执行人状况,律师可为当事人制定个性化执行策略。在执行措施选择上,依据法律规定与实践经验提供科学合理建议。例如对于有经营能力但资金暂时周转困难的被执行人,建议采用 “活封”“活扣” 等措施,既保障债权人权益,又帮助被执行人维持正常经营,以经营收益偿还债务,充分体现执行 “质升” 内涵,提升执行工作整体质量与社会效果。
律师推动执行 “质升” 可通过以下路径:一是强化专业能力建设。律师应深入学习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最新动态与司法解释,确保法律适用精准无误;积极参与各类专业培训,提升财产调查、执行策略制定、谈判沟通等实践技能,如定期参加模拟执行案例研讨活动,在实践演练中积累经验,提升应对复杂执行案件的能力。二是加强与司法机关协作。律师在执行过程中应积极与执行人员沟通,及时反馈案件信息与当事人诉求,通过信息共享助力执行人员制定更合理执行方案;还可与司法机关共同开展执行法律宣传活动,如联合举办讲座,向社会公众普及执行程序、被执行人义务等知识,营造良好执行法治环境。三是完善自我监督机制。律师在案件办理过程中,严格按规范流程推进工作,定期对承办的执行案件进行复盘审查,从财产调查全面性、执行策略合理性到与当事人沟通有效性等方面综合评估,发现问题及时整改,提升自身执行法律服务水平。
激活法条,重塑执行生态
规范执行,强化监督管理
善意文明执行:彰显司法温度与人文关怀
区分 “失信” 与 “失能”,精准执行
区分 “失信” 与 “失能” 成为执行工作的要点,也是对以往执行 “懒政” 的反思与破局。2024 年,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明确指出,注重区分失信与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 “失能”,对核实确无能力履行义务的,不纳入失信名单。全国法院组织开展失信惩戒 “四个一批” 专项行动,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数量首次呈现下降趋势。2024 年,全国法院新纳入失信名单 245.7 万人次,同比下降 23.4%,282.1 万人次通过信用修复回归市场,同比增长 35.4%。这一举措既体现了对失信行为的严厉惩戒,又给予 “失能” 被执行人重新发展的机会,使执行工作更加精准、科学。
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,实现双赢
2019 年,最高法院出台《关于在执行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意见》,为执行工作提供了明确指引。在执行过程中,既要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,又要尽可能减少对被执行人权益的影响。阜宁法院在执行中秉承善意文明执行理念,依法审慎运用强制执行措施,对 “失能” 个人与 “失能” 企业采取 “放水养鱼” 式执行方式,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,激发市场经济发展的生机与活力。从 “雷霆手段” 到 “刚柔并济”,善意文明执行理念贯穿执行工作全程,让每一份执行裁定都传递法治的理性与温情,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。
执行信息化建设:提升执行效率的科技引擎
面对人案矛盾加剧、财产形式多元、社会期待升级等挑战,人民法院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,推动执行工作从传统人力驱动向数字智能引领的跨越式变革。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全面升级,打破 “信息孤岛”,实现案件全流程网上留痕和实时动态监管。查控体系借助大数据、云计算实现质的飞跃,人民法院与银行、不动产登记中心、车管所等多部门建立网络执行查控系统,被执行人财产无处遁形。过去查询被执行人银行账户需执行人员辗转多地,如今线上一键查询,短时间内便可获取全国范围内银行存款信息,执行效率大幅提升。信息化建设为执行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,极大地提高了执行效率,降低了执行成本,为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